初夏时节,门诊当中很多病人反映出现食欲下降、四肢沉重、嗜睡、大便不爽等症状,其实这些主要是湿气太重引起,笕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推拿科的王小荣中医师为大家介绍5个常用的祛湿穴位,可以作为日常按摩保健。
02:49点击看视频
(资料图片)
用大拇指顺时针、逆时针交替按压,每个穴位按压2—3分钟。
穴位1:水分
位置:属任脉上的穴位,位于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,脐上1寸。
功效:健脾化湿、利水消肿。
穴位2:阴陵泉
位置:属足太阴脾经,位于小腿内侧,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。
功效:排渗脾湿。
穴位3:足三里
位置:属足阳明胃经,位于小腿外侧,犊鼻下3寸,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。
功效:燥化脾湿。
穴位4:丰隆
位置:属足阳明胃经,在小腿外侧,当外踝尖上8寸,条口外,距胫骨前缘二横指。
功效:化痰祛湿。
穴位5:三阴交
位置:属足太阴脾经,在小腿内侧,当足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缘后方。
功效:健脾和胃祛湿、调补肝肾。
中医量尺寸的方法
同身寸是针灸取穴比量法,出自《千金要方》,是指以患者本人体表的某些部位折定分寸,作为量取穴位的长度单位。
1寸:
1、中指同身寸,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手指内侧两端横纹头之间的距离看作1寸,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。
2、拇指同身寸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,主要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。
1.5寸:食指与中指并拢,以中指第二节横纹处为1.5寸。
2寸:将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三指并拢,以中指第一节横纹处为准,三指横量为2寸。
3寸:将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和小指者四指并拢,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,四指横量作为3寸。